《双峰作家》电台栏目第十八期 | 欧阳霞林:家乡田园诗
2023-10-28 15:22:54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戴戈 |          浏览量:12445


第62期
湄水文苑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海霞,您正在收听的是由双峰县作家协会和双峰县融媒体中心FM88.8双峰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创办的公益文化类栏目《双峰作家》。


今天节目将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优秀的本土作家,也是在媒体行业非常值得我学习的榜样——欧阳霞林,欧阳老师是双峰县甘棠镇人,小时候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年少的他初中没毕业就辍了学,挑起生活的重担。但他自学成才,勤学苦练,锲而不舍,有恒心有毅力,他当过农民、经过商,后在娄底晚报先后任记者、新闻部主任、副总编辑,现在供职于娄底日报社。


欧阳老师笑称自己“扛起锄头是农人,步入市场是商人,提起笔来是文人”,要我说,还可以加一句:“拿起话筒是记者”。欧阳老师在娄底新闻界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正能量满满,笔耕不辍,曾在各类媒体上发表作品200多万字,作品获省、国家级奖项60余项,收入《中国年度诗歌选》《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合集》等刊物。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欧阳老师作为“文人”的一面,他的散文和诗歌都写得很好,也曾热心指导我们双峰的写作爱好者进行散文写作。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欧阳霞林老师的三首描写家乡和土地的现代诗——

关于日子

禾苗安静地生长
纵横有序排列的日子里
岁月有条不紊地向前延伸
从播种、插栽、扬穗
到成熟收割
禾苗的每一个过程
都是汗水细数的闪亮
都是希望不灭的光芒


禾苗种在家乡肥沃的土地上,在农民的辛勤劳作中一天一天积累沉淀,暗暗努力,孕育着、等待着光芒绽放的那一天。终于到了那一天,它长大了、成熟了,变成了一粒金灿灿的谷子。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第二首:


在双峰,一粒跋涉的谷子

我走过双峰的原野
和一粒长途跋涉的谷子一路翻滚
我那美丽的双峰啊
在一粒谷子的抒情中起伏绵延
压弯了父辈腰身的陡峭山道
一粒对岁月饱含深情的谷子
咬着乡亲们费尽全力的膝盖
在日出日落的汗水蒸腾中一路跋涉
每一个咬牙的上坡都是乡土的恋歌
每一道艰辛的沟壑都是日子的吟咏
看那犁铧翻开土地的壮丽
听那浦滚摔打泥浆的絮语
一路跋涉
一粒谷子喘着牛一样的粗气
顺着我父母和乡亲尝遍苦难的青筋
在老茧和血泡中艰难拔节
每一粒谷子汗流满面
汗流满面的每一粒谷子
无惧艰难的每一粒谷子
在绵延起伏的双峰丘陵
以激情的合唱颂歌劳动者的伟大
——那平凡的伟大
一粒过滤了风雨的谷子
纯粹得只懂生死相依
一粒凝炼了阳光的谷子
饱满得只懂无私奉献
我走过双峰的丘陵
被一粒艰难跋涉的谷子一路打动
我看到谷子汇聚成闪亮的雕塑
我看到雕塑中劳动者闪亮的身影


禾苗长成了稻谷,劳动得到了丰收的回报,在家乡的田野上,它并不孤单,陪伴它一起成长的,还有玉米,我们双峰人喜欢叫它“包谷子”,请听——


站立在原野的包谷

一排包谷站立在娄底原野
这是夏季才情纵横的诗人
它一遍遍旷达地轻捊美髯
把岁月打磨成最饱满的诗篇
它朴素的语言
来源于汗水的反复锻打
父老乡亲们朗诵它时
所有的梦想都被诗歌签发



听众朋友们,以上就是今天同大家分享的欧阳霞林老师的三首家乡田园诗,是不是感觉意犹未尽呢?欧阳老师说,文章之所以突出双峰、定格双峰,是因为他是双峰的儿子,一出生就已被双峰定格。平时的休息日,欧阳老师也常常回到老家,陪伴亲人,徜徉在家乡的山水田园里,这份家乡情怀,是刻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


还听欧阳老师说,他当记者,是因为自己从小有一个文学梦,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作家、诗人或记者。他的业余爱好是读书、散步,看山看水,在行走中边看边想,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与困难的对抗中学习和思考。简直是一本奔走的教科书呀,我想,欧阳老师这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的《双峰作家》栏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收听。我们栏目每周五晚上8点首播,每周日晚上8点以及周一、周三中午12点重播,欢迎大家关注、期待。本期节目编辑王海霞、谢阿琳,监审彭璀铌、曹乐乐,监制刘颂阳、胡柳莲。感谢您的收听,咱们下期节目再会!




本文配图:摄影|夏小莫

作者介绍

欧阳霞林
双峰甘棠人,自幼家贫,初中未毕业,自学成才。当过农民、经过商。扛起锄头是农人,步入市场是商人,提起笔来是文人。先后在娄底晚报任记者、编辑、新闻部主任、副总编辑等。现供职于娄底日报社。

END



责编:戴戈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